釉:為一種玻璃質材料,通常調配成漿狀,噴圖於坯體表面,經高溫燒成玻璃質薄膜,可增加面磚 之硬度、光滑度及色彩。其種類有清釉(clear glaze)、結晶釉(crystalline glaze)、熔塊釉(fritter glaze)、無光釉(mat glaze) 、不透明釉(opaque glaze)、生釉(raw glaze)、半霧面釉(demi-mat glaze)、漿釉(slip glaze)、半光釉(vellum glaze)等。
坯體(或稱素坯):陶瓷原料成形後,未上釉前之初製品。
背樑:為使用磚容易與墁料或黏著劑牢固結合而於坯體背面成型之骨樑狀凸槽,其厚度不得小於面磚厚度之5%。
背溝:為使用磚容易與墁料或黏著劑牢固結合而於坯體背面成型之倒勾狀凹槽。
吸水率:乾燥面磚浸水前後之質量差,以質量百分比表示之。
脫釉:釉藥不附著表面,而部分露出坯體者。
釉裂:釉面因拉伸應力(yensile stresses)而導致之破裂現象者。
坯裂:坯體表面及背面出現裂痕。
缺損:成品表面、背面或邊緣部份所生之缺角。
翹曲:面磚燒成後弓狀彎曲( 凸翹曲、凹翹曲及側翹曲)者。
尺度收縮不齊:面磚之兩對邊及對角線之尺度不齊者。
斑:成品表面之異色斑點。